上一页|1|2|3|4|上一页
/4页

主题:世界上最震撼蚁族 各种辛酸谁能懂?

发表于2011-08-24
年度国际摄影比赛一等奖:《爱与和平(Ouynaa And Tsetsegee)》。在蒙古乌兰巴托市中心,一位母亲在她位于地下的“家门口”与女儿相拥。摄影师成功捕捉到了“地下人”罕有的喜悦表情,道出了他们活着的尊严,无损市容的“蚁族”值得尊敬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00年10月15日,乌兰巴托,已有8个月身孕的17岁少女Altanchimeg从“家”中爬出来寻找生计。Altanchimeg说,她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8年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00年10月15日,乌兰巴托,Altanchimeg(右)与朋友Tsetsegee一同在“家”中做饭,两人在生活中彼此照顾相互依靠。每到冬季,她们就住在临近的暖气管道旁躲避寒冬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00年10月15日,乌兰巴托,Altanchimeg正在梳头打扮,Tsetsegee(前)则在一旁借着烛光看书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00年10月15日,乌兰巴托,11岁少年Menhtor,已经学会酗酒的他迷迷糊糊地趴在“家”门口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00年10月15日,乌兰巴托,烂醉的Menhtor倒在井盖上睡着了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10年3月16日,乌兰巴托,36岁的Erdenetsetseg,坐在“家”中守着井盖一样大的天空。五年前,Erdenetsetseg来到了乌兰巴托,没有工作的她一直靠捡垃圾维持生计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10年3月16日,乌兰巴托,Erdenetsetseg躺在暖气道上睡觉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10年3月16日,乌兰巴托,为出入方便,Erdenetsetseg改用纸板做“家门”,为此,她还在纸板上抠了一个洞,便于空气流通。
发表于2011-08-24
2010年3月16日,乌兰巴托,Naranbaatar从“家”中探出头来,吹风晒太阳。
上一页|1|2|3|4|上一页
/4页